“我能出生,是因為我哥有自閉癥!”父母無奈之下生了二胎,兩個孩子的命運發生了改變


“再生一個吧,給老大拖個底,這樣你也能有個指望。”
——某星寶家長母親說道
17歲的林聰來自于四川成都,去年9月,他正為即將到來的高考做著準備。
這天,剛剛放學的他,遠遠瞧見有一個高高瘦瘦的身影,正圍著路燈不停的轉圈。當聽到有人走近,那個身影抬起頭望了望,見是林聰,于是轉身走進了樓道。
“那是我哥,他叫林瑞”林聰說。
“我能出生,是因為我哥,他和別人不一樣,他是來自星星的孩子。”
我們的底色從不止有悲涼
直到2歲半,林瑞才含含糊糊的學會了喊爸媽。
受限于“貴人語遲”的傳統觀念,林瑞媽媽一直也沒當回事??蓵r間長了,林瑞的“異常行為”引起了林瑞媽媽的注意。
“他開始越來越不在意我們講的話,無論我們說什么,做什么,他似乎毫不關心。最開始我以為他的聽力有障礙,就帶他去醫院的耳鼻喉科檢查,醫生說沒有器質性的問題,由于孩子沒有眼神對視,便推薦我們去精神科,這一下我的心就涼了半截。
抱著僥幸的心理我和孩他爸來到了精神科,經過一番問診和測試評估,最終,我們拿到了診斷說明。
——高度疑似自閉癥,伴有語言發育遲緩和智力障礙。
林瑞媽媽曾認為,有病就能治,于是不斷地追問醫生自閉癥怎么才能治好?要用什么方法、得花多少錢、到國外去有沒有用?
可醫生給出的答復是:“自閉癥屬于基因問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早干預,孩子現在不到3歲,正是最好的時間。”
聽完醫生的話,林瑞媽媽看著懷里的孩子直出神,半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絕望與悲痛并不能讓林瑞恢復健康,意識到這一點后的林瑞媽媽也馬上振作了起來,她辭去了工作,整日奔波在各家機構和醫院之間,從購買教具到咨詢干預方法忙的不亦樂乎。
辭去了工作的林瑞媽媽反倒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女強人,面對疫情的到來,林瑞媽媽開始自學家庭干預,再加上有康復師的遠程視頻指導,瑞瑞的進步簡直“如有神助”。
從基本無語言表達到主動仿說;從無法獨自安坐到能自己一個人乖乖吃飯;從零互動到主動社交,林瑞就這么被媽媽的堅持托舉著,努力的前進了5年。
林瑞的狀況一天好似一天,眼見著生活逐漸走上了正軌,林瑞父母覺得,是時候為林瑞的未來做打算了。
于是,2004年,林聰出生了。
“我知道我生來要做什么,這很重要”
“我是因為我哥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但我從不覺得這有什么,我們每個人的出生都是有意義的,只是我知道的比其他人早了一點而已。”
這是林聰初三時在作文鑒賞課上的發言。
正如林聰所說,他降生原意是父母想為哥哥林瑞的人生做兜底,但這個念頭在林聰剛出生的時候就被媽媽放棄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不應該就這么武斷的決定他的人生,他也有他的選擇和路要走。”
林聰是個感情很細膩的孩子,而爸爸媽媽在面對林聰的時候也極度的坦誠,區別于傳統相對“隱晦”的教育觀念,兩口子自林聰記事起就逐漸的把家里的情況一點一點的透露給他。
沒有遮掩的家庭關系,也讓林聰的成長變得格外迅速,自幼成長在稱贊和鼓勵的氛圍中,也讓林聰的生活充滿了樂觀和陽光。
“我們可以選擇與誰交朋友,選擇在哪里工作,但父母家人不同,他們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一段緣分,既來之則安之,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彼此相互扶持,共同成長。”林聰的到來如同一束陽光,照亮著哥哥林瑞前進的路,也溫暖著爸爸媽媽的心。
周末放假,林聰會陪著哥哥一起做康復訓練,這也為他們的父母省下了許多時間。除此之外,兄弟倆都很喜歡游泳,令爸媽感到驚奇的是,在林聰第一次下水的時候,林瑞會在一旁做輔助,還會給弟弟演示動作。
當弟弟完成100米往返的時候,哥哥會緊張的在岸邊一直跟著走,直到弟弟游完全程。
如今弟弟上了高中,正是沖刺的時候,而哥哥也正在一所特教學校學習面包烘焙的手藝,兄弟倆異路同心,齊頭并進的樣子,也令他們的父母心安了許多。
寫給哥哥林瑞的信
“我們家是很幸運的,雖然林瑞最開始的癥狀比較嚴重,但我們發現的及時,也采取了我們能想到的所有的干預措施,才有了今天的進步。”
根據林瑞現在所在的特教學校的規劃和發展,將來,林瑞所在的這一批學員學成后,會到由市殘聯和福利基金會攜手開辦的社區面包房里工作。
初期試點如果落成,該計劃將長期定點的為能力達到融合和工作標準的星寶們,提供定向的培養和就業機會,讓每一顆星星都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聰聰的降生更是我們家的福氣。”媽媽說。
“我只求他能平安健康,至于哥哥,我們會管到底的,如果聰聰將來另有打算,我們也一定不會把這個壓力放在他身上。”
在林聰16歲那年,他給哥哥林瑞寫了這樣一封信:
哥,你好,我是林聰。
兄弟一場,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和你說些什么。說實話,我挺感謝你的,如果沒有你的話,我都沒有機會來看看這個世界,
哥,你知道嗎,我今年16歲了,已經上高一了,再過兩年我考上大學很有可能會離開家一段時間,到那個時候你可得替我好好照顧爸媽。
哥,雖然你很少跟我說話,但我覺得,男人嘛,就是應該這樣,少說多做。
哥,媽媽腰不是很好,所以你跟她出去的時候要走的慢一點,等等媽媽,別讓她著急。等我高考完,咱們一家就出去旅游,你想去哪里?海邊怎么樣,我帶你沖浪,可好玩兒了。但說好了,你可得緊跟著我,你水性比我好,你得保護我。
實不相瞞,你做面包的手藝還得提高一下,太硬了,我吃都費勁。
哥,雖然給你寫這封信你大概率也不會看,到時候我估計還得給你解釋半天,我會保留一個備份以防萬一,因為照你現在的進步水平,我覺得能讀完這封信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就寫到這里吧,咱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要一起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我會陪著你一起走下去的。
兄弟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表面上對關切只字不提,而實際上對彼此的掛念從未停止。不顯山不露水的愛意,總能為彼此抵擋漫長歲月中一波又一波的洪流。
面對林家兄弟這樣可遇而不可求的手足之情,即使作為看客也倍感欣慰。最后,讓我們共同祝福這對兄弟。
精選活動
-
><
閱讀排行
-
1
-
2
- 反應輔助與刺激輔助
- 自閉癥兒童教育機構
- 面對孤獨癥,我到底需要什么?
- 生而自閉癥,我一樣優秀
- “突變”的童年|語言喪失、情緒崩潰,我的孩子怎么了?
- 宅在家的第N天,家長們紛紛說……
科普指南
- 一文講清楚:感覺統合的理論、應用、影響、評估、治療以及常用訓練活動
- 讓VB-MAPP告訴你,評估報告如何解讀及撰寫(超詳細步驟)
- 嚴肅科普 | 7個常見的心理健康誤區,你踩雷了嗎?
- ADHD上課的7種隱藏表現,90%的老師家長會忽略
- 言語治療目標到底怎么定?CCC-SLP幫你整理好了,構音、表達、理解、口吃一應俱全!
- 純干貨|這7個構音訓練方法,能輕松搞定孩子說話不清楚難題
- 如何促進兒童語言表達?這7個治療方法建議收藏照著做
- 大運動不能判斷感統能力!孤獨癥兒童感覺統合的3個特征,提供干預新思路
- 畫一個鐘,就能測試ADHD兒童的執行功能?(含步驟+計分參考)
- 敲打頭部、咬手、旋轉、舔東西……面對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我們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