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孩子不理人、不聽指令?90%家長還不知道原來「共同關注」可以這樣教——


大家在生活中是不是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哇噻,你看!這個視頻太好笑了!”
“過來看,XX球星這回踢得太爛了!”
也就是,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好笑的事情,或者遇到奇怪的事情,會想要與身邊的人一起分享,希望他們也能體會到同樣的情緒。
其實人類早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發展出了尋求共同關注的技能,我們似乎“天生”就會和周圍的人分享我們的喜怒哀樂。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天生就會尋求共同關注,研究表明,孤獨癥兒童普遍缺乏回應他人的共同關注和自發共同關注的行為。(Charman, 1998; Jones & Carr, 2004; Mac Donald et al., 2006; Mundy, 1995; Mundy & Crowson, 1997)
共同關注英文稱為joint attention,被視為幼兒最早期的社交形式。(Bruner, 1975; Mundy, Sigman, & Kasari, 1994)幼兒的早期共同關注表現為目光追隨感興趣的事物并觀察熟悉人的反應。比如說,嬰幼兒看到可愛的毛茸茸的狗狗,會對其進行目光的追隨,并回頭看看媽媽的反應。
研究者們將共同關注分為兩種形式:
1)對同伴/其他人的共同關注請求有回應。
2)自發要求同伴/他人的共同關注(Jones & Carr , 2004; Mundy & Willoughby , 1996)。
Bakeman 和 Adamson (1984)指出,普通嬰幼兒在9個月時,就已經開始出現非語言的共同關注行為。研究認為,兒童的共同關注所獲得的強化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Dubeetal,2004)。
1)以偏好物作為媒介,由他人操作偏好物時而產生的正向強化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兒童喜歡一個玩具,那看著他人或同伴操作這個玩具也變成了一個偏好活動。
2)當他人或同伴操作偏好物時,增加了偏好物的強化力度。也就是說,兒童在他人或同伴那里看到了玩具的一些新奇玩兒法,這個時候偏好物的強化力度就加大了。
3)當看到一些害怕或恐懼的東西時,引起他人共同關注的行為可能會被負向強化。例如,當兒童看到一條大狗,他會覺得非常害怕,那么這個時候,兒童需要引起大人的共同關注,也就是需要大人也去關注到大狗,這樣大人就會把大狗驅趕開,或是將兒童迅速帶離現場。
《共同關注》訓練方式
那么,對于沒有共同關注技能的孩子來說,我們該如何訓練呢?
Bridget Taylor和他的同伴們在“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Respond to and Initiate Bids for Joint Attention”給出了以下的的解決方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在Taylor的實驗中,教兒童回應共同關注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首先,與兒童一起坐在桌前;
2.在周圍發生了一些兒童可能感興趣的事件后,治療師發起共同關注的言語信號“哇噻!你看”并用手指向固定方向;
3.緊接著輔助兒童看向指認的方向,并作出評價。然后再看向治療師。
4.如果兒童沒有看到方向或者作出評價,則進行及時輔助。
5.在兒童獨立或者經過輔助看向治療師后,給出同樣積極的評價,并允許兒童接觸偏好活動或偏好物。
實驗中的第二階段,是發起共同關注,我們一起來簡單了解一下訓練程序:
1.將兒童帶至會引起共同關注的物品/事件前;
2.等待5秒鐘,測試兒童是否對物品/活動感興趣;如果兒童沒有離開,并且一直看向偏好物,則使用仿說輔助“看,氣球真大”,再輔助兒童看向自己。
3.治療師緊接著也對事件發出評論性語言,并同時給出兒童喜歡的社會性強化。
而本篇實驗的研究結果也表明,三位接受過實驗的兒童在回應共同關注上都有了大幅提升:
圖示1:實驗中三位兒童看向目標物的百分比。
從圖示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基線期,三位兒童看向目標物的百分比要遠低于干預期接近100%的數值。
圖示2: 實驗中,三位兒童對目標物作出評價的百分比。
圖示中可以得出,在三位被試接受干預程序前,對目標物發起評價的百分比要顯著低于干預期。
圖示3:實驗中三位兒童重新與實驗者發生目光接觸的百分比。
而在接受過發起共同關注的干預程序后,這項技能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精選活動
-
><
閱讀排行
-
1
-
2
- 反應輔助與刺激輔助
- 自閉癥兒童教育機構
- 面對孤獨癥,我到底需要什么?
- 生而自閉癥,我一樣優秀
- “突變”的童年|語言喪失、情緒崩潰,我的孩子怎么了?
- 宅在家的第N天,家長們紛紛說……
科普指南
- 一文講清楚:感覺統合的理論、應用、影響、評估、治療以及常用訓練活動
- 讓VB-MAPP告訴你,評估報告如何解讀及撰寫(超詳細步驟)
- 嚴肅科普 | 7個常見的心理健康誤區,你踩雷了嗎?
- ADHD上課的7種隱藏表現,90%的老師家長會忽略
- 言語治療目標到底怎么定?CCC-SLP幫你整理好了,構音、表達、理解、口吃一應俱全!
- 純干貨|這7個構音訓練方法,能輕松搞定孩子說話不清楚難題
- 如何促進兒童語言表達?這7個治療方法建議收藏照著做
- 大運動不能判斷感統能力!孤獨癥兒童感覺統合的3個特征,提供干預新思路
- 畫一個鐘,就能測試ADHD兒童的執行功能?(含步驟+計分參考)
- 敲打頭部、咬手、旋轉、舔東西……面對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我們可以做什么?